杠杆股票基金 驻镇三年,这支工作队给饶平县大埕镇带来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4-10-04 22:31    点击次数:116

杠杆股票基金 驻镇三年,这支工作队给饶平县大埕镇带来了什么

在我国,居民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比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1年7月,随着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吹响,由广东省地质局和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千里跋涉,来到位于闽粤交界的潮州市饶平县大埕镇开展帮扶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驻饶平大埕镇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队长,王林衡带领工作队队员在一个月内走遍了大埕全镇7个村32.5平方公里,边走边了解村民的急难愁盼,边走边构思乡村的未来发展。通过调研发现,大埕镇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和民生工作底子较薄,返贫风险大、淡水资源缺、产业发展难是长期横在镇党委面前的“三座大山”,如何把有限的帮扶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是工作队面临的重大考验。

驻镇三年来,工作队解民忧、筹资金、抓产业,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在“赶考”乡村振兴道路上交出了硕果累累的“答卷”。

守好防返贫底线

“不能让已经脱贫的老百姓再次返贫。”在担任工作队长前,王林衡是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对贫困户有着强烈的感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力量防返贫,王林衡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他的带头下,工作队很快就制定了《大埕镇防返贫监测工作方案》和每季度入户摸排工作方案,建立了“双联络员”机制,确保每季度联合镇村干部对400余户原建档立卡脱贫户遍访一次,已累计完成23次监测,摸排超4416人次。

防返贫的制度是有了,可是资金怎么解决?

“只要帮扶工作有需要,挤也要挤出资金来。”在省地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设立大埕镇帮扶资金专户,统筹省地质局“6·30”资金、局属地勘单位捐款等多渠道力量,组成帮扶专项资金300万元汇入账户,为解决监测对象、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长期资金兜底支持。

工作队给困难群众送御寒物资

“帮扶专项资金的建立以助困、助病、助残、助学、助老、助孤为主要目标,旨在通过节日慰问、助学金、困难补贴等多种形式给予帮扶。”王林衡介绍,帮扶专项资金还可用于脱贫户有劳力户的务工奖补、种养殖奖补、设立公益性岗位等相关支出。“即使工作队撤走,也能至少保障大埕镇10年防返贫工作的开展,打造了‘经得起考验的防返贫底线’。”

让“用水难”成为过去式

大埕镇虽然靠近海边,但淡水资源非常匮乏,夏季经常出现较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情况,水库蓄水无法满足农业用水。如何巡来“一汪清泉”,破解450亩水田灌溉“用水荒”难题?

既然缺水,那就想尽办法找水,工作队提出了“打井取水”的方法。但此方法既要与水稻种植的时节赛跑,又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最大程度上保证地质调查数据翔实准确,为确定水井点位提供坚实技术支撑,难度可想而知。

在得知工作队的想法后,省地质局开辟了“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从局属各单位共抽调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等专业技术人员20余名,组成综合性专业技术团队。团队成员争分夺秒,白天在炎炎烈日下开展野外工作,晚上进行技术会商,综合分析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物探资料,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钻井位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打井方案,仅用两周时间就打出了第一口井,日出水量达到400立方米,可以满足80亩垦造农田的灌溉需求。

“自从工作队打了井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粮食的收成比三年前好了许多。”上东村村民陈某对此举赞不绝口。据了解,工作队共为大埕镇打出了6口抗旱井,为当地的老百姓彻底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问题。

省地质局为大埕镇打的第一口抗旱井出水了

让水产从大埕走向全国

产业是强镇兴村富民的“源头活水”,只有把资源投到一个个的乡村振兴项目之中,才能为当地形成持续的帮扶效益。

据介绍,工作队协助建立了大埕镇乡村振兴项目库,三年来共储备80多个一级项目,涉及约9000多万元,目前47个较为成熟一级项目,已按近期、中期、远期分批论证、申报与实施。

大埕镇拥有7.8公里的天然海岸线,水产养殖相对发达,但大部分属于渔民自家养殖,较为分散,没能形成品牌,更多的是被其他地区的批发商收购,经济效应不强。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打造品牌提上了议事日程,协助大埕镇梳理了“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工作思路,成立大埕镇水产养殖协会,完成大埕镇鲍鱼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引导推动水产养殖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镇里确定了鲍鱼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引进了科技团队,还设立了省级博士工作站,有了人才和企业的进驻,现在镇里的鲍鱼长势好,逐渐有了名气,价格也逐渐上去了,我们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大埕镇水产养殖协会会长说道。

2023年11月,在广州举办的“饶平有礼 湾区共享”主题展销会上,包括大埕水产在内的“饶字号”农产品走出了家乡,走向了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

大埕镇鲍鱼培苗产业年用工量达70万人次,有效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据介绍,自入驻以来,工作队累计争取帮扶单位支持超1800万元,开展了包括消费帮扶、水产养殖建设、地质土壤调查、教育帮扶等在内的帮扶项目,村均集体经济较帮扶前增长13.2万元。

村集体经济有钱了,就能更好为民办实事。东埕村党建阵地年久破旧、办公用房紧张,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市、县奖补资金60万元,启动并完成东埕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成为全镇首个标准规范化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看着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唐培溪难掩心中激动:“现在有了宽敞的会议室,村民开会再不用搬凳子坐旁边了,还升级了村级代办服务和粤智助服务终端,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把事情给办了。”

“三年虽短,但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驻镇三年来,工作队凝聚合力,整合资源,铆足干劲,让“规划蓝图”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现实。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李晓霞

【通讯员】王林衡

【本文责编】刘树强

【频道编辑】李卓华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赵媚夏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