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在医学上称为「产褥期」品质好的实盘网络配资,即产后 6 周内的时间。
月子期间怎么做能帮助妈妈们快速恢复身体?这份超详细的护理指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坐月子期间这样做
可以尽快把恶露排出去
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分泌物、坏死蜕膜等的产道排出物,称为恶露。产后的正常恶露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
● 血性恶露:鲜红色,量稍多,有时有小血块,持续 3~4 天
● 浆液恶露:淡红色,量渐少,持续 10 天左右
● 白色恶露:色泽较白,粘稠,持续 3 周左右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会持续 4~6 周,总量为 250~500 ml。
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产后妈妈排恶露。
适当下床活动
● 如果是顺产,产妇当天大概 6~12 小时就可以下床并适量活动;
展开剩余91%● 如果是剖腹产,产妇在术后 8 小时可以尝试半卧半靠,术后 1~2 天甚至可以适量下床活动。
按需母乳喂养
产后 1 小时内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每 2~3 小时喂养母乳一次,按需哺乳。
合理膳食
产后 2 小时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家禽蛋类等食品。
建议少吃多餐,合理搭配,避免吃得太饱和营养过剩,这样也有利于子宫恢复和恶露排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清水洗净外阴,便后也要清洗,禁止坐浴。勤换卫生巾,建议每 4~6 小时更换一次,量多时随时更换注意观察卫生巾上恶露的颜色、性质、量以及气味等情况。
保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好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至少 6~8 小时以上,有足够的精神和正常的体能,也利于子宫的恢复。
坐月子时这样吃
更有利于身体恢复
总体的饮食方案
1. 每天比孕前增加约 80~100g 的鱼、禽、蛋、瘦肉(每天总量为 220g),必要时可部分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
2. 每天饮用 400~500mL 牛奶,或者继续服用添加了维生素 D 的钙片(200 mg/天)。
3. 每周吃 1~2 次动物肝脏,总量达 85g 猪肝,大片的猪肝约 8 片;或总量 40g 鸡肝,约中等大小鸡肝 1 个,增加维生素 A 和铁元素的摄取。
4. 至少每周摄入 1 次海鱼、海带、紫菜、贝类等富含碘和 DHA 的海产品。
5. 采用加碘盐烹调食物。
6. 保证每天摄入蔬菜 500g。
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建议
1. 谷类 250~300g,薯类 75 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 1/3。
2. 蔬菜类 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 2/3 以上。
3. 水果类 200~400g。
4.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每天总量为 220g。
5. 牛奶 400~500mL。
6. 大豆类 25g,坚果 10g。
7. 烹调油 25g,食盐不超过 6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月子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1. 坐月子期间应该吃多样化食物,平衡饮食,没有特殊食物禁忌,并在整个哺乳期保持。
2. 每天吃肉、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不要过量。
3. 产后最初 1~2 天容易疲劳无力,胃肠功能可能还没有恢复,可以选择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片、挂面、馄饨、粥、蒸或煮的鸡蛋及煮烂的肉菜。
4. 产后出汗较多,注意补充足够水分(比一般人每天增加 500~1000mL)。
5. 采用半身麻醉剖宫产的产妇术后 6 小时可以从流质开始进食,如粥、清淡的汤,但通气前需要避免牛奶、豆浆、含大量蔗糖等胀气的食物。
6. 每天三顿正餐以外,可以适当加餐 2~3 次。
7. 餐前不要喝太多汤,以免减少食量,要连肉带汤一起吃,不要喝太油腻的汤。
想要产后恢复快
要记住这 10 点
1. 忌吸烟饮酒,家里人最好也不要吸烟,防止母亲和宝宝吸入二手烟。
2. 避免喝浓茶和大量咖啡,以免摄入过多咖啡因。
3. 不要熬夜,保持愉悦心情和充足睡眠(8 小时以上)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4. 不要随便停止哺乳,否则可能会引起乳腺肿胀甚至发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5. 不要整天坐躺在床上,产后 2 天就可以开始做产后操,产后 6 周可以开始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产后康复锻炼的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建议从 15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 45 分钟,每周 4~5 次。
6. 月子期间,忌高油、高糖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
7. 坐月子期间可以,注意洗澡时不要盆浴,避免伤口感染。同时建议妈妈们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8. 避免盲目「捂月子」,避免产后中暑。在室内不必戴月子帽,如果妈妈们月子里需要外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建议多穿衣服,戴好帽子。但不需要专门买所谓的月子帽,其他能裹住头部的普通帽子,或者围巾都可以替代月子帽。
9. 坐月子可以温水洗手,洗手水温应以体感舒适为最佳,过冷或过热都不推荐。
10. 月子里,如果偶尔出现心情不好,妈妈可以通过哭泣的方式来发泄。偶尔哭泣,对身体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也不影响母乳喂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产后妈妈经常出现莫名的情绪低落,想哭,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需要警惕有产后抑郁症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照顾新生儿
记住「7 个不要」
不要忽视睡眠环境安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 岁以内的小婴儿,应该单独睡婴儿床,不要与家长同床睡,且要始终保持仰卧的睡眠姿势。
营造安全睡眠环境,建议做到:
● 入睡时可考虑使用安抚奶嘴,但宝宝入睡后应及时撤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在宝宝接受母乳喂养后再引入安抚奶嘴;
● 不要让宝宝睡在过于柔软的地方,如睡在软床、水床、软垫、沙发上;
● 不要在宝宝床上放置柔软的物品或玩具,如毛毯、软被、床单、枕头、填充玩具等。
不要给宝宝绑腿或绑「蜡烛包」
在传统的育儿经验中,一些家长担心宝宝腿不直,或者出现罗圈腿,会给宝宝绑腿,或者给宝宝包「蜡烛包」。
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育儿习惯,严重时可能使宝宝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残疾。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要给宝宝挤乳头
挤乳头的错误认知和做法,很有可能引起宝宝感染,甚至引发全身败血症。
宝宝出生之后,妈妈体内的雌激素会通过脐带输入宝宝,无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可能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乳房肿胀、乳头凹陷,甚至有泌乳可能。
不要用纱布擦拭马牙
宝宝牙龈上的小白点,俗称「马牙」,学名叫「上皮珠」,是由部分断离的牙板形成的上皮细胞团,角化而成,长期留在颌骨内。其中一部分有可能被排出,于是就出现在了牙床黏膜上,马牙后期大多会自行脱落,因此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不要定时定量喂奶
有些家长会担心宝宝饿着或者撑着,给宝宝定时定量喂奶。这是不正确的。
《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建议:
婴儿喂养应始终遵循「顺应喂养」的喂养原则,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
「顺应喂养」是指,宝宝什么时候吃,根据宝宝的饥饿信号来定;而宝宝吃多少,也仅仅根据自己的奶量需求,而不需要家长人为干预。
不要让宝宝处于高温环境中
如果宝宝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一项大规模的关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调查结果显示:夏天(6~8 月) 时,环境温度每提高 5.6℃,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死亡率会增加 8.6%。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此,无论是夏日还是冬天,都应该为宝宝保持一个凉爽的睡眠温度,通常来说 20℃~24 ℃ 比较合适,并且要以宝宝背部不出汗为准。
若环境温度高热,适当开空调,更利于宝宝健康和休息。
不要太早使用安抚奶嘴
一些新手家长,会对宝宝的哭闹不知所措,早早给宝宝安排了安抚奶嘴。
目前有研究认为,过早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影响宝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产生乳头混淆的可能。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母乳喂养完全建立之前(约 3~4 周内),应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家长可以等宝宝喝母乳的技能完全掌握了,母乳喂养的过程也顺利了,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 3~4 周左右开始使用安抚奶嘴。
此后使用安抚奶嘴,在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帮助孩子哄睡等方面都有帮助。
本文专家
梁婷婷
审核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美丽
监制:大力
排版:刷子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品质好的实盘网络配资